茶,当然是从新茶而来。乌龙茶由于时间的关系,茶,越老才越有味道,因此,老茶成为中国茶界最炙手可热的明星,也彻底改变了茶叶“以新为贵”的传统理念。
老茶的“优”与“忧”
老茶受追捧,自有其独特的魅力。首先,从老茶本身具备的品饮价值方面来说,老茶存放的年份、干茶的活性以及冲泡后的陈韵,带给品饮者与“新”茶完全有别的感受,让其欣赏岁月沉淀的艺术。
其次,老茶又具备收藏的价值,为投资者开辟了一个新的盈利点。再者,品饮者认为:“茶越放越有内容”,所以当老茶盛行之时,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茶、了解茶、品饮茶,这无疑促进了茶叶消费的增长。这就是老茶的魅力所在,老茶的优势。
可是,当无法科学地、准确地鉴定老茶的年份,没有标准去评审老茶的品质,真假老茶在市场上鱼目混珠时,老茶多舛的命运就开始了。
今天市场上的老茶一般只和三个关键词有关:“年份”、“价格”和“传说”。
关于“年份”,绝大多数消费者只能从包装和口感方面来辨别,而真正懂得老茶的人却少之又少。一些不良厂家、商家正是抓住了这样的消费心理,故意将年代不长的新茶标注为陈茶,或者将新茶掺入老茶等等这些作假方法,人为加速变为老茶,使之丧失茶叶的陈香本味。
对于茶客们来说,老茶的出现,也使得对茶叶年份和价格的关注度,远远高于了茶叶本身的品质。而今就连原本“以新为贵”的绿茶、黄茶等要想有个高价或名气,都非得扯上个“老”字,完全抛弃中国六大茶类各自的不同特色和魅力。
更可怕的是,随着老茶的“传说”越来越多,也被有意无意地标榜成了一种传统文化。翻阅中国茶的历史,并没有推崇喝老茶的先例,历朝历代的茶行卖茶,老茶一般也只出现在以下两种境况中:一是,卖不出而剩下后老茶,要到新茶中售卖;二是,乌龙茶在远销西北牧民时,因路途和时间关系而变老。现今,喝老茶现象是随着乌龙茶、普洱茶热而兴起的,时尚一点的说法叫“后现代茶文化”。
不论老茶是因商业炒作而昙花一现,还是因消费需求会天长日久,老茶的价值一定是建立在它是好茶的基础上。只有今天的好茶,才可能成就将来真正的老茶。
咨询热线
400-0199-816